430、始固可汗之死(1)_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0、始固可汗之死(1)

已经在脑海中简单推演了一遍的李来享。

觉得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李来亨就对李过说道:“这个办法不错,问题是我们应该配多少兵力合适?”

李过:“既然敌人已经注定了要战败,并且可能已经开始逃跑了,那我们将去派出一半的兵力,剩下的兵力继续按原计划行动。”

李来亨:“也行,那就这么办!本来也因为这一次我们先出战,那应该会有很多立功的机会,结果现在立功的机会又快没了!

所以我们的抓紧行动才行,不是这一次还没办法立功,连手下的将士们都要有意见了!”

李过:“好,那我们赶紧安排人手,尽快开始行动起来……”

因为形势变化的太快。

李来亨与李过只好开始分头行动。

李来亨继续顺着河道前进。

李过则是率领着两大兵团各自分出来的一部分兵。

开始登陆上岸。

从下诺哥夫罗德附近,快速向着西边的莫斯科地区挺进。

这一回要是再去晚了,那他们可能就连汤都喝不上了。

既然是带兵上战场打仗,谁不想立功啊?

特别是李过和李来亨他们,是跟着李自成一起归顺朝廷的将领。

他们归顺朝廷的时间比较晚,立功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

因为在他们归顺朝廷之前发生的那些大战,他们都错过了。

至于后面爆发的大战,那是各大兵团轮着上的。

别的兵团都上战场都能立功,他们上了战场却变成武装游行。

大家都是兵团长级别的将领,别的将领战功赫赫。

他们的功劳却少的可怜。

那以后岂不是没脸见人了?

他们手下的将士们也想多立点功劳,然后用功劳换成银子和或田地。

所以李过和李来亨两人,带着立功心切的将士们。

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了……

……

另一边。

在额尔齐斯河跟鄂毕河交汇的平原地带。

原卫拉特盟部落头领蒙克,始固可汗与索南群培就驻扎在这一带。

他们本来想去莫斯科那边的。

但是在他们进入沙皇俄国,并表示了愿意为沙皇效力,共同对付大明帝国之后。

他们就被安排在了额尔齐斯河,还有鄂毕河的上游地区。

这三个家伙一看情况不对呀!

沙皇俄国明显是把他们给当成炮灰了。

因为按照沙皇的命令,他们驻扎的地方距离大明很近。

只要明朝大军开始发起进攻,那么他们就首当其冲。

蒙克和始固可汗他们当然不甘心当炮灰。

可是他们自己把路给走窄了。

在进入沙皇俄国之后,他们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那么他们就只能在现有的情况下,尽量给自己留一点退路。

所以他们就向着下游不断探索。

并派人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了小型据点。

明朝大军开始真的有所动作。

蒙克和始固可汗他们,立刻带着自己的人马顺溜而下。

在河流交汇的平原地区汇合在一起。

那些家伙又准备再次跑路了。

蒙克沉声说道:“沙皇俄国靠不住了,本来还想跟他们一起联手对抗大明朝廷,现在看了根本就不现实!

还是阿布都拉哈‌聪明,他直接跑去了莫卧尔帝国那边,额什木大汗和杨吉儿,选择的方向也要更加有利,我们现在还能跑去哪里?”

始固可汗:“继续顺流而下的话,那就会进入茫茫的大海,我们都不知道大海有多广阔,也不知道顺着海岸线能够去到哪里?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让我们就只能出海了。我的建议是出海之后就靠着海岸线,航行一路向着西边而去,总能找到合适的立脚之地的。”

索南群培:“听说遥远的西边还有不少国度,那么那边肯定有着很广阔的土地。我们顺着海岸线航行,这样就降低了航海的风险。

不用太过惧怕风浪,也不用担心迷失了方向。那么安全方面就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船只啊!”

说到这里三人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从各自原先的地盘,逃往哈萨克汗国的时候。

就带了大量的人口和牛羊马匹。

之后在哈萨克汗国折腾了一番。

从哈萨克汗国进入沙皇俄国的时候,同样也带过来了,不少的人口和牛羊马匹。

问题是他们在这边立足的时间太短,并且非常缺乏造船的工匠。

所以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船可用。

按照现有的船只来计算。

带上足够的粮草物资和他们的财富,那他们只能带走1/10左右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回再一次跑路,能带走的人数不超过3万人。

仅凭3万人马去了西方又能干嘛?

但是不跑的话,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选择投降的话,那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当他们跑到了哈萨克汗国,并在哈萨克汉国那边折腾了一番,给明朝大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明朝大军是不可能放过他们的。

所以他们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继续想办法跑路,并寻找更强大的势力作为靠山,最好是能够联合起来对付明朝大军。

蒙克:“现在已经没时间了,想要更多的船只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就派出一部分队伍,顺着海岸线向西而行。

如果在路上遇到了港口码头,有机会的话就把别人的船只都给征用了,那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船只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