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皇权即将下乡_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5、皇权即将下乡

第(2/3)页

时的朱慈烺。

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明的内部建设之中。

他深知科技研发与军工制造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因此在这两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与此同时,他也从聊城附近南台村发生的事情当中,吸取了深刻教训。

此前发生的有人侵吞老兵抚恤金,以及冒名顶替忠烈之士后代享受朝廷优待政策的事件。

让他意识到皇权在基层的薄弱。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朱慈烺决定在大明综合学府开办一个特殊的培训班。

培训班的学员均为受伤退役的老兵。

自朱慈烺登基以来,大明朝廷就一直战事不断。

基本上每年都要打上一两场大仗。

虽说明朝大军每战皆捷,且极少出现大规模的兵力损耗。

但长年累月的征战,还是仍导致了不少老兵因伤退役。

朱慈烺从中精心挑选出3000名老兵,将他们全部安排至大明综合学府接受培训。

待这些老兵培训合格后,他们将会被派往各地乡镇任职。

朱慈烺此举,意在打破自古“皇权不下乡”的困境。

按照明朝现有的行政构架,官员只设置到县一级。

县级行政单位下辖的乡镇,只有诸如甲长、里长之类的职位,那严格意义上都不算官员,只能称之吏。

而能够在乡镇担任此类职位的人,要么是称霸一方的豪强,要么背后有强大的宗族势力支撑。

就像上次侵吞抚恤金的事情。

后面在各地排查了一遍,同样的事情又发现了几十起。

所有相关的人员都受到了从重从严处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不是处理完了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要怎么防微杜渐?

那些事情正是地方宗族势力,与基层小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才得以欺上瞒下,肆意鱼肉乡里,将侵吞抚恤金、冒名顶替等恶行瞒得密不透风。

朱慈烺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

他对后世的乡镇行政构架略知一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