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土尔扈特人的西迁_明末钢铁大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8、土尔扈特人的西迁

第(2/3)页



土尔扈特部落的牧民,在他们的挤压下,被迫往南迁徙。西域这个地方地域广大,但很多都是戈壁和沙漠,好的牧地不多。

这条迁徙之路并不好走。牲畜因缺水而大量死亡。

可是不走又不行,霍尔勒克深知,如果继续留在这片草原,土尔扈特部将失去独立地位。被和硕特人吞并只是时间问题。

他是有眼光的,看出漠西蒙古将会统一成一个汗国。只是他不知道最后胜出的是准噶尔人。绰罗斯家族会卷土重来,重现也先的荣光。

当年春天过半时,霍尔勒克召集了一次,重要的部落会议,各个氏族的将领齐聚大帐,商议部落的未来,会议持续了三天三夜。

有长老提出,西边的伏尔加河流域水草丰美,适合游牧。

可是反对的人也不少,当时爆发了激烈的辩论。最终西迁派占了上风。他们开始秘密准备。他们加紧繁育马匹,储备粮草,打造车辆,为漫长的迁徙做准备。

直到1628年仲春,四万帐篷、二十多万族人开始了历史性的迁徙。

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数十里,带着数百万头牲畜向西进发。

但仍有十万人没有走,继续留在了当地,宁愿沦为准噶尔人的附庸,也不愿放弃祖地。

一路上,他们穿过戈壁和沙漠,走的异常艰辛,一路上死了很多人,损失了大量牲畜。1630年夏末,历经两年跋涉的土尔扈特人,终于看到了伏尔加河。

这里水草丰美,十分适合游牧,比老家条件好的多。

他们走的时候对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到了这里后,他们很快发现,这片土地已在俄国势力范围内。他们才知道,当年蒙古金帐汗国下的一个小邦如今已经成了大帝国。

鉴于这种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的情况,霍尔勒克派出使团,与阿斯特拉罕的总督进行谈判,希望俄国允许他们在这里定军。

俄方起初态度谨慎,担心这支数十万人的游牧部落会影响边境安全。

那个时候,俄国对伏尔加河和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