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冯教授_明末钢铁大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3、冯教授

第(1/3)页

庞巴迪缓缓停稳在跑道上,孙杏刚好看完了材料简介部分。其他的细节厚厚的还没来得及细看。

  晏时殊知道时间紧迫,特意做了摘要放在最前面,大概五十多页。

  公务机速度快,时速一千公里左右,比民航的六百多公里的经济航速快得多。1200公里只飞了一个半小时。要是做民航估计要两个半到三个小时。

  孙杏收起材料装进包里交给随员,透过硕大的舷窗,看到有三辆奥迪轿车已经等在一边了。车型比较老旧,都是A6圆滚滚的那种造型。还有三辆考斯特停在后面。

  看样子,他们也做了功课,知道蓝星集团是巨无霸企业,不知道孙总会带多少人过来,所以准备的也充分。至少接上三四十人是足够用的。

  公务机场就有这个好处,可以把车开进来。下了飞机直接上车。

  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有些焦急的站在C位,周围都是些三十多岁的带着眼镜的研究员,还有一些二十多岁的青年人。

  冯林辉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他是一个彻头彻尾高技术的理工男。其实是不善于搞商业活动的。他一辈子都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不会,也比较烦应酬。

  可毕竟大家都是生活在社会上,当今社会,即使道观寺庙里,也未必是清净之地。更何况是单位里呢。现在这个年头儿,老实人是很吃亏的。

  虽然都说大学和研究所是象牙塔,可是象牙上也长牙斑有口臭不是。

  要不是他的老师是副所长,一直挺照顾他的,这个项目他真是几年前就坚持不下去了。他庆幸年轻时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娶了恩师的女儿。

  不仅给他生了一双儿女,还一直鼓励他,支持他。

  前几年最惨的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全靠他带着研究员和学生们,在社会上接私活,赚钱来维持。十几年下来,如今终于是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了。

  但是,实验室转化为生产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最大的难度就是成本还太高。没有经济效益,是没有企业愿意让钱扔进水里的。目前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