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1/3)页
姜阮连与纪罗绮一后一前进了饭厅。纪罗绮并未注意到那盒子,姜阮涟便也趁机让舍巧将盒子拿了回去。
饭厅内,周玉仪与孙若梅以经在了,正坐在桌边闲谈。纪罗绮向两人问了好,走到周玉仪边上坐下。姜际涟也行了礼,不过并不坐,只在周玉仪身后站好。纪悟简被纪罗绮叫过去玩,小孩子乘着空儿,还抓了一把松子。纪罗绮一边逗小侄子玩儿,一边叫几句母亲与嫂嫂的谈话。
不消片刻,外面传来话。说珣大少爷回来了。周玉仪听人回来了,赶紧叫人传饭。
今日的饭堂上纪柏珣并不似往日安静,他面上有些高兴之色,眉开眼笑地与周玉仪说话。“母亲,今日父亲来了信,看到了我那儿。父亲在信里说,外头的事儿已了了,大概月底便能回来了。”
周玉仪一听,颇为高兴,连声念了几句佛。孙若梅见丈夫与婆婆都一幅高兴的样子,也跟着笑了几句,又说了些吉利的话。纪罗绮原本不欲说什么,但见众人都一幅高兴的反应,且单自己无表示也不大好,便也跟着笑了一下。
姜阮涟却与众人不同。听到这话只心下一惊,手里的茶壶微微一顿,但见堂内人人一幅欢欣之色,便也不好摆出什么不悦之色。她并不知自己为何心中毫无喜悦,却难以抑制自己心中一股未知的恐惧。
实际上她嫁入纪家以来,虽人人均称她一句“姜姨太”或“姨娘”,她却从未有什么与人为妾的实感。纵然在房中活得如一个周玉仪的大丫头似的,但因着如此生活也比家中好,便也忍忍便罢。可就在刚刚,她听到了纪和惇,听到了那个她入纪家的原因。与其说那是她的丈夫,不如说是她的主子。她并不知纪和惇的为人,却只觉得心慌。她如同大多数女子一般,一生活在所谓的三从四德与什么“族权”“夫权”之下。他们会恐惧,会挣扎,会绝望地大叫,可最终可只不过是被众人的声音压制,一辈子头在社会为她们打造的狭的笼中。
姜阮连有些惊慌,甚至于是惊恐,不由得向后退。含巧站在姜阮涟身后,看人向后了几步,赶忙伸手扶住。幸而在场的人都想着纪和惇的事儿,无人有心思想姜阮涟在做甚。
纪罗绮手中拿着茶盏,无意识的回头,却敏锐的发现姜阮涟的不对劲,略微皱了皱眉。
说实话,在这之前她一直以为姜阮涟入纪府是自己主动的选择。
在城中的人乃至整个上流社会的人都认为,纪家对于何事都是极好的助力,不知道多少人想与纪家搭上关系。而搭上关系最好的方式便是结姻亲,于是对于不少世家大族来说,若是一定要选一门亲事,自家女儿最好的归宿就是纪家。从小在这种熏陶下长大,自己也是俗人,必然是免不了俗,所以认为自己的小娘也是这般,为这钱和权嫁过来。
若说自己最初去看是出于好奇,如今却是自己也不知道了。
或许是自己先入为主了,认识了某些本来不是那样的事情。或许自己的这位小娘从来没有图过自己的父亲什么,可是那又为什么要嫁过来呢?刚刚的反应做不了假,这位小娘或许心中确实是不愿意的,可是人已经嫁到这里来,又摆出那样一副神色,纪罗绮这种小姐永远无法知道这是为什么。
纪罗绮与姜阮涟本身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姜阮涟从出生开始面临的就是贫困的家庭,后来又添了弟弟,再加上战乱,外头闹哄哄的,日子并不好过。常常是有今天没明天,自己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厄运就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所以母亲总是拜佛,因为现实中没了希望,所以便把希望安在神佛身上。
可是纪罗绮不一样。她能够上女高师,当洋学堂的女学生,学外语,学知识,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去了解新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里,她只会成为先锋,而不会是被时代落下的那一个。她的人生是宝石与黄金堆砌而成的,从出生开始就闪着光,所以纵然她的思想前卫,纵然她与其他人不同,也永远无法理解底层的人民为了生存到底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所以她仅仅是怜悯,却再没有一句旁的话可说。
一顿饭就这样吃完,姜阮涟照旧用了饭,带着含巧回去。纪罗绮原本想留下等一阵子,后来又不打算等了。自己的丫头去那边吃午膳了,自己还在想着刚刚的事情,一时半会儿并不想见着姜阮涟。
周玉仪倒是最高兴的一个,又是女儿过生日,又是丈夫将要回来,对她而言,这算是自己人生的圆满时刻。她是旧时代所培养出来的女子,自然不知道什么为自己而活。在她看来,女子的一生便是相夫教子,出嫁前靠的是父亲,出嫁后靠的是丈夫,丈夫走后便是儿子,这才是一个女子的正常生活。
她之所以同意纪罗绮去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