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2/3)页
费周章的。两人又互相攀谈了几句,母亲的笑意几乎掩盖不住。
没办法,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最近外头不太平,他们小百姓的生活就更难了。母亲听说纪家的大老爷要纳个家世清白容貌周正的,费尽千辛万苦才搭上的这条线,如今倒算是如愿以偿。自己去了那边,虽算不上是飞上枝头做凤凰,日子却也比这边好过的多,至少物质上是的。而卖自己的钱也足够父母和弟弟生活,自己又有什么可抱怨。
于是从那日起便闭门不出,安心的当着自己的新嫁娘,任由着父母将消息传出去,十里八乡都知道自己攀上了高枝。
此刻,坐在轿子中,身上沉重的衣物首饰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大红的盖头盖在头上,一睁眼便也只能看到满目的猩红。
随意两只手交叠,摸到的却不是自己的皮肤,而是自己另一只手上的戒指。正如母亲说的,大户人家出手的确阔绰。
自己头上戴着的,不知是哪位贵妃戴过的花冠,倒是听媒婆说过一嘴,说这是先前宫里的东西,母亲倒还感叹了几句,自己却不大记得了。总之,这东西是昂贵的很,怕是将自己整个家里卖了,都买不起。
如此便更不必说,左右手上各带的三个雕花镶玉金镯子,左右手上戴着的几只戒指,上头那宝石比自己从前头上戴着的花朵都大。耳朵上的两只耳铛比自己母亲带的那对要大的许多。母亲那对还是从前做姑娘时候的陪嫁,不过是小小的两个金环,母亲却宝贝的不得了,因为那是家中唯一一件值钱的东西了。如今若不是卖自己,那件东西怕也不在了。
自己耳朵上戴的是两只足足有鸽子蛋,那么大的东西,上图的宝石自己大多是不认得的,只觉得红红蓝蓝的好看。若说唯一认得的便是那金灿灿的黄金,母亲当时还咬了一口,留下一段的牙印。当时母亲便感叹,算是将她送入了个正确地方,这般阔气的人家,嫁过去不会不好过。
自己身上的这件嫁衣据说是真正的金丝银线绣成的,虽说听那媒人说是从库房中拿出来的,算不得什么真正的赶制,却也已经足够让人瞠目结舌。这般的好衣裳,以往在那十里八乡都从未见过一件,如今却不过是人家库房中的随便一件。
说实在的,自己其实并不怨恨母亲。为人父母的,哪有不心疼子女的道理。从前母亲还说自己出嫁定要挑一个如意郎君,哪怕日子过的清贫一些,好歹也总是自己愿意的。但如今却不能这样想,爱情的前提是活下去,可如今的世道,若是一样的,哪能活下去呢?所以攀上这支高枝,保证了自己的命,也保证了自己全家的命,这是好事,是喜事。
她想到这里突然的想哭。原本坐在轿子中一直没什么动静的人,此刻却突然掩面哭了起来。
外头的媒婆听到了这声音,原本想伸手撩开帘子,又想着这是纪家的姨太太,所以也没有伸手去撩帘子,只在外面好言相劝。
“哎呦,我的姜姨太,您说您这是哭什么呢?大喜的日子,一会儿进了家里往后好日子等着您呢,您这时候哭,不是自个儿跟自个儿过不去吗?”
姜阮涟掏出手帕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耿咽着声音,靠近些帘子,回答外面的媒婆。“就是因为高兴,因为高兴我才要哭,并不是给自己找晦气的缘故。”
“这就是了。以往送嫁,也没几个人是不哭的,不过如今姨太太确实惨了些,父兄山高路远的来不了,便我这老婆子送姨太太。姨太太还是好生将眼泪擦干了,马上到了门口,府里头人多嘴杂,别再让人看了笑话去。”
姜阮涟是不大懂世家大族的规矩的,但也觉得媒婆送了那么多人给自己提的醒总归是没错的,于是点点头,连声道谢,而后自行擦了擦眼泪,等着一会儿轿子停下。
外面看热闹的人已经跟了一路,虽说是纳妾,排面确实一点也不小。娶亲该用的仪仗队一个没少,用的是八抬的轿子,后面还跟着几个红箱子。姨太太的嫁妆够不了数,或者说干脆没有,于是便改了其他方式来凑着喜庆。以往后头抬着都是嫁妆箱子,这却改成了长长的仪仗,从城门口铺红绸一直到纪公馆门口,整个仪仗队都在那华美的红筹之上。
那绸缎自然不是普通的绸缎,那是上好的云锦,说是绸不过是不识货,若是个识货的人,便能看出来,这是早些年宫中绣娘织的。这种料子旁人做衣物还未必舍得,如今却被随意踩在脚底下。料子上绣了团花纹,中间有多子多福的意思,算是取个好兆头。
有些能看懂的,看到那上头多子多福的意思,便笑出来,低声语旁边人耳语:“哪个人不知道,纪家哪里让姨太太生过孩子,姨太太不过是娶来解闷的,却还要让人家有个这般的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