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正式册封)_重生之贵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83 章(正式册封)

第(3/3)页

        蜀王府。

        相比于其他三座王府,蜀王府里平静得就像无事发生。

        魏曕回到家里,仍旧是先洗脸更衣,再陪妻子与孩子们吃饭。

        今日是魏衡当差的第一日,去的是翰林院,年前朝臣们休假前,永平帝亲自给他安排的地方。

        殷蕙就问问长子在翰林院都做了什么。

        魏衡挑着一些趣事说了。

        魏曕像往常一样默默吃饭,殷蕙与孩子们自动忽略他。

        饭后,魏曕检查魏循与魏宁的功课,已经当差的魏衡,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热闹。

        魏宁悄悄瞪他。

        魏衡笑笑。

        检查结束,三兄妹一起告退。

        魏曕随着殷蕙去了后院。

        正月十六的夜晚,空气冷冽,月光却皎洁,殷蕙忍不住放下兜帽,频频望向那玉盘似的月亮。

        有风吹过来,魏曕帮她戴好兜帽。

        殷蕙笑着看他:“不冷。”

        魏曕去握她的手,果然热热乎乎的。

        他当差忙,殷蕙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很快就进去了。

        洗漱完毕,夫妻俩躺进被窝。

        今晚的魏曕沉默而热情,殷蕙想,可能是前阵子都在哀悼太子,他憋狠了吧。

        一夜好眠,次日醒来,夫妻俩都神清气爽的。

        送魏曕出门时,魏曕摸了摸她的头,眼里透出一丝愉悦。

        殷蕙莫名脸热,老夫老妻了,又是在人前,他没事摸她脑袋做什么?

        注意到安顺儿与其他下人都低下了头,殷蕙嗔了魏曕一眼。

        魏曕笑了下,出门上马,扬长而去。

        殷蕙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今早的魏曕怪怪的。

        宫中,大殿之上。

        先处理完一批政事,等大臣们都没有事情禀报了,永平帝朝海公公使个眼色。

        海公公便从袖中取出两封圣旨。

        第一封圣旨,先是缅怀孝诚太子的薨逝,然后就是册封孝诚太子的长子魏徵为靖王,赐靖王府居住。

        一身麻衣为孝诚太子服丧的大郎走到大殿中央,泣声领旨谢恩。

        大臣们彼此交流个眼色,再看向现任镇国公徐策。

        徐策是徐清婉的弟弟,也是大郎的亲舅舅,长得很像老国公,魁梧健硕,不怒自威。

        面对大臣们打量的眼色,徐策只是眼观鼻鼻观心。

        曾经徐家支持皇太孙魏昂,导致被永平帝厌弃,全靠祖荫才能继续位于京城勋贵之家的前列。此时若再冒出来公然反对永平帝的决定,继续拥护一个皇太孙,那徐家就要真的倒了。

        如果四位王爷无能,拥立皇太孙也值得,可蜀王、湘王都是有功之王,桂王亦是人中龙凤,哪轮得到孙辈?

        徐策都不为外甥争取,其他大臣们更不会去犯永平帝的忌讳。

        唯一的皇太孙已经死了,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皇太孙。

        等大郎回到原位,海公公扫眼下方,展开第二封圣旨。

        这道圣旨,便是册立新太子的圣旨。

        圣旨乃永平帝亲手所书,用一连串的溢美之词夸赞了他的三子蜀王魏曕,从魏曕少时的勤勉恭孝夸到魏曕为王的种种功绩。功绩大臣们都知道,蜀王的孝顺他们却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当年永平帝牙疼得要命,竟然是蜀王举荐的神医,还在永平帝康复期间亲自伺候床前。

        百善孝为先,从永平帝的口吻中大臣们听出来了,论孝顺,魏曕排在五位皇子的最前面。

        一个皇子,既孝顺,又贤德,文能治国武能开疆拓土,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储君择贤而立,也算合乎情理。

        少数几个“立长派”悄悄看向了楚王魏昳。

        魏昳听完圣旨,终于明白了,父皇真的早就属意了老三。

        他敢忤逆父皇吗?

        不敢。

        眼见龙椅上的父皇朝他看来,魏昳再无他想,率先跪下,拥护父皇的决定。

        永平帝就笑了。

        老二虽然没出息,偶尔还像他娘一样没有自知之明,但乖还算乖的,不敢生事。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