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全新的一条路_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22.全新的一条路

第(1/3)页

任常珍、闫大忠、张明欢、杨晓卿这是《舌尖》导演组中标的四名导演。

        导演竞标的事情,许鑫并没有过多过问因为整个项目采用的制度是「项目制」,真要论起来,节目的把控主导还是央视,所以团队目然也是由央视来甄选。

        这种话语权的事情,许鑫没和罗铭过多争论。

        他还是比较能的清自己的定位的。

        在这件事的从属关系上,央视自然是老大。

        其实这里也不需要特别阐明这个观点,任何个人导演或者是剧组和央视合作,那么老大都得是他们。

        你必须要承认,央视无论做什么,都有着任何地方电视台,或者是资本力量无可比拟的优势。

        全国范围内,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人才依附着他们了。

        但也不是说他这个导演什么权利都没有。

        节目真要成功了,那么功劳肯定是导演与央视平分的。

        而能和央视「平分」,已经很了不得了。

        许鑫呢,对于导演团队的甄选,其实就提了两个要求。

        一,团队必须有着足够浓厚的乡土经验。

        这个侧重点的要求,让罗铭他们的主要光,几乎都放在了和乡土有关的节目上面来。对象。

        甚至央视7套合作过的导演都是重点考察

        这不,任常珍,7套《人物》纪录片的编导中坚力量。

        在05年离职之前,一直担当《人物》综艺纪录片旗下《生活万岁》、《留住手艺》的执行总导演。

        有着非常丰富的乡土工作经验。

        而在离职之后,一直也在纪录片领域,与地方台合作,主攻方向是各省市的地域文化方面。

        是团队最优的选择。

        闫大忠,同为《人物》编导,和任常珍一同离职,是多年合作的黄金搭档。

        许鑫没问这俩人当初什么离职..

        其实想想也能多少判断出来,俩人作为黄

        金搭档,已经做到了大型纪录片的执行总导演,这前途不可谓不光明。

        可偏偏却离职了…….

        这里面多多少少是有些事情的。但他没有问。

        而接下来的张明欢与杨晓卿同样有着足够丰厚的履历。

        四名导演的履历看完后,许鑫的心就放了一大半。

        过来。

        而他提的第二个要求,就是把方修给要了因为罗铭在第一次会议上说漏嘴了。

        这次的节目乍一看是《魅力纪录》栏目,可实际上,《魅力纪录》这一批人,将会在今年的10月份,成立一个全新的频道。

        央视—纪录片频道。

        而这一批人,都是频道之中的骨干。

        方修自己的人,在央视里,许鑫觉得一个崭新的频道会有着更好的前途。

        老方学历够,甚至还准备考博。

        在一个全新的频道里,又有国家级的扶持计划做背书的事业,肯定要比原先的规划更好

        一些。

        而对于这个要求,罗铭压根就没当一回事」。

        因为太简单了。

        一纸调令,方修就已经进入了《魅力纪录》的团队之中。

        同时也会出任《舌尖》的摄影团队分集摄影师一职。

        许导的老同学嘛。

        肯定要给关照。

        而今天和大家见面的内容也相对简单。

        甚至是如法炮制一样,许鑫当着几名导演的面,重新讲述了一下《舌尖》的整体理念。

        然后开始做前期的项目策划工作。

        不过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让他有些摸清楚了任常珍这位自己最看重的导演那有些耿直的性格。

        《魅力纪录》下面的项目策划部主任陈晓庆,就《舌尖》的整体项目方案,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请一些名人过来宣传各自家乡的美食?比如我们去东

        北,就请沈小阳。比如现在很流行的国外那些互联网公司的食堂文化,我们也以请到涨潮阳、丁三石这些人…………还能拉到一笔不小的赞助......「

        这纯粹是建议。

        毕竟《舌尖》的项目经费吃紧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试点的五部纪录片里,它自己就吃摸了500万。作为项目策划部的人,他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其他四个项目平分一千万…………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能入围的纪录片,都是央视认可的纪录片,砍掉哪一个…………各方面都不好交代。

        他只能另辟蹊径地想想经费问题怎么解决。

        更何况…………这些东西也不会占用多少时长。如果给的钱多,那么《舌尖》经费会宽松许多,他那边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属于「双赢」。

        许鑫是很能理解他这种心态的。

        担任常珍似乎被触碰到了某些.……禁忌一样,在会议上直接就提出了反对:

        「不行!要这么拍的话,我绝对不做!我绝对不拍名人!」

        反应程度超乎了许多人的预料。不过她这话其实是很有底气的。

        她是自由导演,这次本身就是竞标入围。

        大不了不做了。

        又不损失什么。

        相当硬。

        她已经从央视的体制内出来了,「腰杆子」但陈晓庆脸色就有些挂不住了:

        「名人怎么了?名人加美食更有收视率。你不喜欢沈小阳?」

        「我对沈小阳没有意见,作为东北人的儿子出现在我片子里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如果作为名人出现在我片子里,我接受不了!」

        俩人忽然就在会议上面「冲突」了起来。

        而就在她这话说完,火药味忽然起来时候,许鑫摆了摆手:

        「任导先别那么激动。你没理解陈主任的意思。」

        他压了压任常珍那棱角分明的火气。

        紧接着转头看向了陈晓庆:

        「陈主任,我理解你的意思,但这片子咱们是通过「吃」来探讨我们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请名人,略显狭隘。我们要的不是宣传谁的出生地食物好吃,而是通过不同的食物多样性,来看到一个多彩缤纷的,由饮食文化突显出我们精神内核的片子。罗导,您说对吧?」

        罗铭和他眼神交汇了一下后,就明白了意思,点点头:

        「对的。老陈其实也是怕咱们经费吃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衷。」

        「我理解陈主任替咱们节目组操心的苦许鑫笑着说道:

        「但穷一些、苦一些都不要紧。节目的大立意肯定是不能变的。这是用吃探讨我们的「根」,要是这个立意没了,那钱再多,这一锅汤也都变了味道…………

        所以,陈主任,你还是辛苦一些,把这压力顶住。不管谁来说你偏心,你都得咬住了牙才行!

        别的不提,你就看任导这种较真的态度,咱们这片子出来,一定不比任何纪录片差!任导这种态度,也是咱们今天坐这一桌的所有人内心最真实的期盼,大家说是不是?」

        他和罗铭配合着,把俩人的火气全都给挪

        到了「为了节目好」这个初衷上。

        陈晓庆的脸色好看了。

        任常珍那跟炸毛鸡一样的态度也软了下来。

        同时,旁听得一群人目光落在眼前这个十出头的导演身上…………后知后觉的才品尝出来些许的味道……

        厉害啊。

        别的不提,这和稀泥能把俩人都给和舒服了的手腕...

        虽然只是协调关系能力展露的冰山一角,可许导这谈话的「艺术」,真的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啧啧.……真的不简单!

        可旁听的方修心里却跟明镜一样。老许的基本操作而已。

        他在奥运会的时候,作为跟拍摄影师,他可是亲眼看到过老许怎么把上上下下那几万人打理的井井有条的能耐的。

        甚至说句难听的。

        奥运会那波人可以不认识张导,但没有人不认识「许导」的。

        出了问题,找许导。

        不管啥问题,找许导来解决,几乎都成为所有人的共同认知了。

        几万人人家都摆得平,更何况这俩人了

        啧啧..…

        老许。

        强啊!

        「你说你…………会议上你脾气来得那么快做什么?」

        停车场,闫大忠无语的对任常珍说道。

        俩人搭档很多年了。

        是很多年的知己红颜。

        对于任常珍的脾气,他是很清楚的。四个字:宁折不屈。

        要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