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舌尖!舌尖!_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46.舌尖!舌尖!

第(3/3)页

?”

        客服:

        “您好,亲,在的。”

        “我想买诺邓火腿,请问《舌尖》上你们用来炒饭的部位是哪里?给我个链接,我去买。”

        “炒饭的部位吗?好的,亲。”

        【图片】

        “亲,这是我们火腿的食用部位解析图,里面有区分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口感也会不一样。您可以自己选购一下。”

        “好的,谢谢,我看下。”

        ……

        “你好,上、中、下方各来一斤。”

        “……”

        “你好?”

        “……”

        “哈喽?”

        “……”

        “在吗?下班了吗?”

        “抱歉,亲,火腿已经没有了哦。”

        “……?可我这边显示库存还有200多条啊。”

        “您在刷新下看看。”

        “……0?”

        “是的,亲,很抱歉带给您困扰。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好多客户过来选购,我们诺邓火腿的产量本身就小,一下子全都卖完了。”

        “……他们是不是也自称看了《舌尖》后过来的?”

        “对的,亲……舌尖是什么啊?”

        “是……一条狗引发的血案。”

        “啊?”

        这是完整版的聊天记录。

        许鑫看完,习惯性的退出了这张图片的预览后,刚好看到了这条留言的内容:

        “/哭泣,你们这群丧心病狂之徒还我的诺邓火腿!!!”

        而他的回复也很有趣:

        “手快有,手慢无的道理你不懂?”

        “【图片】啦啦啦啦,上方中方下方,各一斤。我买到啦!”

        “牢记要点,同学们,油炒火腿丁,米饭要刚蒸出来的,放到锅里炒的油汪汪的撒上葱花最后用手团着吃!最好是土灶!-——来自诺邓人的善意提醒。”

        “你这算什么?你去淘宝现在看看,本身诺邓火腿就不出名,那些淘宝都是小店,基本都断货了。”

        “我有预感,诺邓火腿要涨价了。”

        看着这些留言,许鑫忍不住笑出了声:

        “卖断货了?”

        “嗯……大家看来都很喜欢这集的拍摄方式。很认可这些以前或许从来没听过的食物……哈哈,诺邓火腿要涨价啦。”

        许鑫无言。

        只是满眼笑意。

        这才第一集而已。

        ……

        5月15号一早,许鑫所在的《舌尖》群里,热热闹闹就是几百条消息。

        虽然如果单以收视率而言,《舌尖》其实收视率连1都没破,相当一般。可它的口碑却非常好。

        哪怕豆瓣评分现在还没有解锁。

        可光从微博上那些观众的只言片语,其实就能看出来,他们很喜欢这个节目。

        对于制作组而言,观众的喜爱,其实就已经胜过一切了。

        并且……

        杨蜜预言家实锤。

        就在15号上午,淘宝上面,无论是柳州酸笋,还是嘉鱼粉藕,亦或者是诺邓火腿的搜索指数都开始直线上升。

        诺邓火腿的价格已经从昨天的28.9变成了今天的35了。

        但上架后依旧被一扫而空……

        唯一吃亏的是查干湖的鱼。

        这冬天刚过……他们想买都没地方买去。

        可不管怎么说,《舌尖》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得到了一个最朴实,但却对所有人而言最至高的赞美:

        “好看。”

        15号晚22点40。

        在周一给了面子的9点首播后,《舌尖》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在22点40分这个邪恶时间放映。

        口碑好么?

        参差不齐。

        “大批量”的观众开始抨击央视:你们为什么要在这种时间放这种片子!?

        你们的“尺度”呢!

        你们的“良心”呢!

        真的不会痛吗!

        你知道大半夜啥吃的也没有,只能煮泡面看你们节目,顺带吃了些家里的诸如乡巴佬鸡蛋、剩菜剩饭、或者干噎馒头当成黄馍馍的时候有多难受吗!?

        而带着这种“抨击”,22点40分播放的《舌尖》,收视率最高点,来到了0.94。

        这消息让整个《魅力纪录》栏目组都兴奋了起来。

        两集!

        0.94

        破1……是不是不远了!?

        16号。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最高收视率:1.07

        时隔9年,在03年的萨斯专题纪录片之后,终于,第二部收视率破1的央视纪录片,诞生了。

        但《舌尖》的意义不止于此。

        它更像是一种风潮。

        以总导演许鑫为首的超过130人的团队,用他们两年多的诚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非主流”的美食纪录片风潮!

        诺邓火腿、陕北黄馍馍、兰州牛肉面、建水豆腐、安徽毛豆腐这些一个一个出现在纪录片里的食物,就像是一种缩影,让人们真正从这些对于当地人而言稀松平常的食物里,了解到了“吃”这个字,对于整个华夏民族的意义。

        而要说带给许鑫感触最深的,其实是家门口的早餐铺子。

        这么多年,因为史家胡同这边地段的缘故,其实住的人并不多。

        家门口的早餐铺子往往上午九十点钟了,都还有早饭。

        一碗豆腐脑,一张糖油饼,吃的也算是舒服。

        可是……从《转化的灵感》这一期播完,杨大林一大早摸着脑袋满眼疑惑的走回来的。

        “稀罕了嘿,今天的豆腐脑竟然卖没了。竟然排队……”

        而正看着72小时后刚刚解锁的豆瓣《舌尖》评分,评价的杨蜜随口来了句:

        “可能都是被《舌尖》闹的吧?”

        “不知道,反正今天没买到豆腐脑,就买了点粥……小许,喝粥行吗?”

        许鑫没应声,而是捂着电话对岳父竖起了大拇指。

        意思是:行。

        见状,杨大林好奇的问道:

        “给谁打电话呢?”

        “央视,午间新闻。”

        杨蜜随口来了句:

        “要采访他。”

        话音落,就听见许鑫那边说道:

        “没问题,今天下午是吧?好,我准时到……需要我准备什么稿子之类的么?……嗯,好。行,罗主任,我知道了……嗯嗯,再见。”

        电话挂断,杨蜜问道:

        “怎么说的?”

        就见许鑫摸了摸脑袋上刚剪不久的发茬,笑着说道:

        “下午有一个专访,然后……不出意外的话,你老公我,可能要第二次上新闻联播了。”

        “……啊?”

        我看评论里有说要改两章一起发的,那就只能凌晨发了。各位的意见呢?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