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爹_我的旁白不太对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爹

第(2/3)页

羹,可大周就那么多田地,先贤说过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那么最后只会导致一个结果——百姓手里的田地被不断掠夺,有点祖业的还能靠借钱借粮撑过一年,运气差些的就只能卖身为奴。”  

      “僧邸粟都听过吧,南安寺每年春种前都会借钱借地借农具给那些穷苦百姓,让他们不至于饿死在秋收,并且利息只收两成,比起那些九出十三归确实还算厚道。可这仁慈背后呢?南安寺每年放出的僧邸粟越多,只能代表百姓的日子越不好过,越来越依靠僧邸粟维持生计!”  

      王仁呆呆得看着宁言,南安寺近些年风头无两,发展的速度快得惊人,岂不是意味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换句话说,南安寺越强盛,那大周潜藏的问题便越严重。  

      “我们应尽快奏禀……”  

      宁言打断道:“你以为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么?圣上没有办法,他再英明神武也不可能一个人扛起整个大周,他需要依靠朝堂诸公。朝堂诸公倒是有办法,但他们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无法背叛自己的阶级。所有人都看出来有问题,只是所有人都不能,或者说不愿去解决。”  

      “百年前,大周还能通过对外战争来缓解隐患,可如今周边好拿捏的国家都打完了,除非大梁国君立刻原地暴毙,让大周再次找到机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否则绝难善了。”  

      王仁喃喃道:“就因为这样的理由……”  

      宁言摇了摇头:“什么叫就因为这样的理由。有没有看过以前的大周邸报?八十年前,那会还是文宗朝,开成五年八月廿三,梁国剑道宗师拓跋宏渊与北岳刀王聂千城决战于古河之畔,两人斗法打得天昏地暗,间接导致河北赤地千里,连着三年大旱。结果呢?朝廷每年数百万石的救济粮说发就发,户部要多少给多少。”  

      “同样,上上月山南道无生教作乱,县城都被打下好几座,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你猜猜朝廷又做何应对?上个月山南道道府还在抱怨流民聚居城外容易引起祸乱,也就是说赈灾的批文很可能至今都没出汴京城。还没发现问题么?”  

      说到这,宁言顿了顿,沉声道:“朝廷已经没有钱了。”  

      王仁难以置信道:“不可能啊,近年来无灾无患的,钱呢?”  

      “对啊,钱呢?”宁言嘴角噙起一抹冷笑,“住持,他问你呢,钱呢?”  

….

      镜通沉默了。  

      王仁怔在原地,仿佛有一道电光在他脑海中噼里啪啦闪过。  

      南安寺的长生库在京畿道可是鼎鼎有名的聚宝盆,远的不说,在场的毕月乌就是南安寺的大客户,可以说那些不干净的钱有很大一部分会经过南安寺之手,看来户部赈灾拨款都要找南安寺周转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宁言继续掰着指头数道:“南安寺一旦出了某种意外,朝廷是最高兴的,收缴南安寺的利益足够缓解财政危机,大量被私有化的土地都能释放出来。”  

      “各大宗门会高兴,功法、神通、武技……能直指炼神关的传承终于有机会落在他们手里。”  

      “那些吸食民脂民膏的权贵会高兴,虽然损失了一大笔私产,但剩下的灰色收入便可以借势洗白,平了烂账的同时说不定还能捞上一笔。”  

      “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