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呆大_汉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章 呆大

第(2/3)页



  这天,蒋瑜从书架上取书,忽然看见书面上有一块亮晶晶的石头,拿来一看,原来是个小小的玉扇坠,倒也玲珑剔透,十分有趣。咦,我家祖上,从来没见过有这种古玩,这玉扇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时的人都很迷信,所以蒋瑜一想二想就想到财神菩萨身上,都说财神菩萨会帮凡人发财的,莫非这玉扇坠也是这个缘故?不过财神爷也太不懂道理了,要帮我发财,床底下掘出一甏金子,才能派点用场,小小一只玉扇坠,又能值几两银子呢?蒋瑜再一想,不派大用场,救救急也不错,也就不再埋怨财神菩萨了,找来一根丝线,把玉扇坠吊在自己的折扇上,想先请人估估价,然后卖掉拉倒。

  吃过夜饭,街坊邻舍都在桥上乘风凉。蒋瑜拿把扇子,也过去凑热闹,一边说话,一边把个玉扇坠晃来晃去的,存心想引别人开口,也好借此机会问问价钱。不一会,果然有人问了:“蒋大官,你这个玉扇坠好漂亮,哪里来的?”蒋瑜说:“是个朋友送的,你们倒替我估估价看,值多少银子?”那人接过去一看,闷声不响,眨眨眼又递给边上的人。边上的人一看,又是闷声不响,眨眨眼再递给第三个人。乘风凉的街坊邻舍个个都看过,却只是眨眼睛,谁都不开口。

  为啥?原来这玉扇坠他们都见过,是赵玉吾的。赵玉吾有两个扇坠,一个是汉白玉的,一个是迦南香的,两个扇坠轮流吊在扇子上。总共不过10两银子的价值,赵玉吾要吹牛,跟街坊邻居说值50两银子。这事人人都知道。后来,赵玉吾的扇子上不吊扇坠了。别人问他,他说是媳妇见了欢喜,把两个都讨去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在背后议论,十有八九是公公在扒灰,跟花容月貌的儿媳妇有私情,所以才把自己心爱之物送给媳妇做表记的。再说赵玉吾这个人原是个刻薄鬼,吹起牛来说自己怎么怎么有钱,真的有人要向他借钱了,他却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平日里嘴巴上不积德,专门喜欢讲别人家扒灰、偷汉子的丑事,所以人缘一向不好。如今街坊见这只玉扇坠竟跑到了蒋瑜的扇子上,当然愈发惊奇,一个个在肚子里说:有好戏看了!公公扒灰,把玉扇坠送给儿媳妇;媳妇又偷汉子,把玉扇坠送给蒋大官;蒋大官却不当一回事,居然会拿到光天化日之下来显宝。这出戏可从来也没见过。所以大家只是眨眼睛,就是不开口。

  蒋瑜弄不懂了:“咦,什么宝贝东西,你们怎么都成了哑巴啦?”

  内中有个街坊老练,滴水不漏地说:“古董的价钱,一上一下相差极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不敢瞎估,过几天寻个识货朋友来替你估估看。”蒋瑜是老实人,哪里知道其中的机关,只当是真,也就不再追问,乘了一会儿风凉,进屋又去读他的书了。

  蒋瑜一走,乘风凉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这个人说:“赵玉吾平日里嘴巴不饶人,刁钻刻薄,今天事情轮到他头上,看他怎么说?”那个讲:“是呀是呀,这叫有嘴说别人,无嘴说自家,好戏还在后头呢。”又有一个细心人插进来说:“玉扇坠形状差不多的,天底下也不知有多多少少,这事不可莽撞,倒不如摆个计策,明天叫赵玉吾自己来认认,一认就知道了。到时候再说风凉话也来得及。”“哈哈,到底小诸葛会动脑筋,好,就照这么办。”看看夜深,大家才一个个回屋里去睡觉。

  第二天,赵玉吾上街,早有人把他拖进一家茶叶店,店堂里一坐,把昨天看见一只玉扇坠估不出价,要请他这个行家里手来识一识的事,说了一遍。赵玉吾一口答应。当下有两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去叫蒋瑜。蒋瑜自然老老实实地拿了扇子,跟那两个年轻人一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