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八章 虬髯客
第(2/3)页
女以及酒店都托付于你了!贤婿切记,老夫自开创这爿家业以来,一向以忠厚为本。
俗话说,做生意三件宝:人和、地利、信誉好。
一分生意,十分情意。你一定要恪守我这个根本。商人本为利,但不可把利看得太重。
有道是今日红花,明日柴草;今日金子,明日尘土。别人有难,当出手相帮。”
楚云天听罢,忙跪下道:“岳父大人的教导,我一定铭刻在心!”
“好!好!好!”樊掌柜拍手赞道,又仰头哈哈哈大笑三声,往后一倒,四肢一伸,竟驾鹤仙游了!
楚云天大恸,料理了樊掌柜的后事后,他请了京师着名的工匠,对酒家进行了扩建。
新酒家分楼上楼下两层,增添了许多设施,同时,他又聘请了十多名色艺双全的歌伎,搞了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为纪念恩重如山的岳父,楚云天特地把酒家起名叫“樊楼”。
由于楚云天善于经营管理,樊楼的生意非常兴旺,就连一些外国客商也经常到这里宴请消遣。
另外,楚云天还经常打点洛阳的丐帮和贼头,一掷千金,毫不吝啬。
因此,叫化子和三只手从不上樊楼扰乱。顾客在店内遗忘下什么东西,大至金银包裹,小至头巾绢头,店家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到失主,登门送还,或者妥善保管,等待失主认领。这样一来,樊楼在京师的美名有口皆碑。
在来樊楼的外国客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西域商人。
这个长得碧眼虬须、深目高鼻的西域商人,经常变换着奇装异服,但他头上始终一成不变地戴着一顶在当时豪门贵族中流行的那种精致高帽,显得特别扎眼。
人们不知他叫什么名字,都喊他“虬须客”。
这虬须客每次来樊楼,总是自备酒菜,一摇三晃地走上楼来,占据临窗的一个雅座。他既不要歌伎伴舞助兴,也不向店家买一样东西,也从不在这里住宿。虬须客每次自带了酒来这儿喝得酩酊大醉,还不时敲着桌子,嘴里伊哩哇啦大声唱着一支古怪难懂的歌。
唱罢歌,他就向店伙计要水喝,临走时,又向店家讨些糕点吃,吃不了的朝自己袋里一装悠悠而去。
原来樊楼有个规矩,供给顾客的茶水和糕点都是免费的。这虬须客来樊楼,店家甭想从他身上掏一个钱子儿,还要倒贴他茶水和糕点。
为此,每当虬须客来到,店中大小伙计以及歌伎都对他十分反感,给他白眼珠子多黑眼珠子少。
这虬须客脸皮比城墙还厚,照样来抢那临窗的雅座,大呼小叫白吃白喝。大伙计吴新,曾忿忿地对楚云天说:“这家伙太吝啬了,我们不应该再让他来了!”
楚云天却大度地一笑道:“外国商人能来我们小店,已很看得起我们了,再说他来我们酒店,我们损失并不太大。像这样的客人,即使是赔本的生意也要做,不能让他小看了我们大汉的百姓啊!”
同时,楚云天还吩咐伙计不要怠慢那个虬须客,把楼上那个临窗的雅座每天都留下来给他。
每当虬须客走时,楚云天还亲自送他走出门外,抱拳笑道:“望客官下次再来,不敬之处,请多赐教!”
那虬须客也不说一句客气话,昂头扬长而去。
想不到就是这位虬须客,差点儿给樊楼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原来,这虬须客是做大汉特产生意的,每次都从西域万里迢迢运香料来东京,换取大汉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回国,赚了不少的钱。
虬须客来大汉,有自己专门居住的驿馆,后来他听说樊楼对待顾客仁义盖天,不大相信,认为商人以利为重,谁肯慷慨施义于人?便怀着好奇心三番五次地前来试探。
这次虬须客来中国用香料换取了一些奇珍异宝,不久就要打道回国了。
这天他意外地没有自带酒菜来到了樊楼,把大拇指一翘对楚云天说:“楚老板果然名不虚传,你的为人我非常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