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85、超级算盘与材料研究
第(1/3)页
宋应星可不是吃干饭的。
能够青史留名的牛人,那确实相当的牛。
当他们发现了“超级算盘”的存在之后,就立刻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通过高倍的放大镜观察“超级算盘”的结构,并将所有图纸按比例放大复制下来。
随后再将图纸缩放成不同的比例。
在理论和图纸上花了不少时间精力,进行反复的论证和研究。
等到他们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基本原理。
宋应星挑选了一个最简单最基础的“超级算盘”,并让人按照1:100的比例,尝试着仿造敌人的“超级算盘”。
事情开始的时候比较顺利,造是造出来了。
并且经过实际操作之后,发现那东西确实是可以用的。
用于计算各种数据的时候,其效率也非常的高。
可是用不了几下子就坏掉了。
因为这种“超级算盘”对机械工艺和材料的要求太高了。
以大明帝国的目前的工业水平。
机械工艺达不到同样的标准,还有就是材料的硬度与坚韧性也达不到标准。
嗯,说不达标那都是夸奖了。
其实应该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才对。
这就导致仿制出来的“超级算盘”比较粗糙,运行起来磕磕碰碰的。
其中的一些结构因材料不合格,运行起来之后很容易损坏。
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朱慈烺发现,这种用“超级算盘”为核心部件造出来的计算机。
想要联网会非常的困难。
并且是没办法进行远程控制的。
必须要有人操作才行……
感觉这还不如21世纪的计算机。
在21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就出现过远程删掉他人手机里面的照片,还有远程操控他人的手机自动贷款之类的事情。
至于各种黑客事件,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比什么4+4,230,179事件还要更加恶劣。
因为那种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
肉食者奸阶层那是真的阶层,而普通人只是永远的底层。
所以正常情况来说的话,双方之间产生交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网络这个东西就不一样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所谓的智能网络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常见的是智能手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或电器,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更有甚者,还搞什么智能家居。
当普通人在贪图生活的便利的时候。
隐藏得很深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