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超级算盘与材料研究_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85、超级算盘与材料研究

第(2/3)页

那些利益集团。

将会更加方便的监察你生活中的所有一切。

同样的事情,如果是发生在战争当中呢?

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

朱慈烺仔细的思索了一番。

觉得这对大明帝国来说是好事。

否则就凭幕后黑手的科技水平,大明帝国估计怎么发展都很难追上对方。

那样的话,等到大明帝国进入了网络时代,岂不是反而更容易被人操控?

就像三体当中的质子一样,轻轻松松地就锁死了地球人类的科技发展。

想明白了其中的利与弊之后。

朱慈烺也就不再纠结那么多。

他和宋应星一起,带着专业团队继续仿制敌人的计算机。

这一次直接按照比例放大了1000倍。

最基础最简单的“超级算盘”,其宽度只有三四厘米,长度不到10厘米,厚度的话有两厘米左右。

所以将其放到了千倍之后,最大尺寸将近100米。

其中的每一个细微的部件和构造,这样看起来反而更加的清晰了。

专业的研究人员,凭借肉眼就能观察其运行原理。

这反而让研究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而这一次仿制出来的“超级算盘”,其坚固程度与韧性都比较好。

因为个头加大了,用的材料更多了嘛!

所以可以运行的时间也就比较长。

朱慈烺和宋应星两人。

每天都会带着专业人员仔细观察“超级算盘”的运行,同时还利用“超级算盘”来计算各种数据。

而这一次仿制的大号“超级算盘”。

每天至少要运行两三个时辰,在连续运行了10多天的时间之后,才开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损坏问题。

这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仿制了。

接下来朱慈烺和宋应星就开始拆分团队。

留下一部分擅长仿造的人,继续按照上次的仿制流程,带着一帮技艺精湛的工匠再次仿制“超级算盘”。

宋应星则是带着人在此基础上,研究把“超级算盘”稍微放大或缩小之后,还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比如将这一次仿制成功的超级算盘,给它再放大一倍或1.5倍,又或者给它缩小一半。

这样子就可以形成对照组试验。

现在需要大量的对照试验,才能够得出足够的研究数据。

在有了足够的数据之后,才能确定下一步的实验该怎么做?

朱慈烺则是带着另外一帮专业人员,开始研究材料方面的问题。

从敌人手上缴获的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